产品经理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具备审美,审美是主观的,但也是科学的。在设计学领域有沉淀了百年的理论知识、设计作品,可以让我们在设计学中培养审美能力。

笔者本人有过设计学学习的经验,很小的时候就对绘画、艺术感兴趣,在学习过这些知识后,对于身边的各类工业产品、建筑风格、交互设计有了不一样的欣赏视角。

更重要的是,在产品工作过程中,这些知识对于产品设计的指导,以及对优秀产品的思考方式都是有别于工程思维的。

产品经理是信息化社会才衍生出的职位,如果把产品经理放到古代社会中,对应的岗位就是设计师,所以这里讲的设计理论、设计史,不止是设计师,更需要产品经理掌握。

这篇内容将从设计理论、设计史两方面简单概况设计学的知识,对设计学的简要解读,希望读者能对设计有新的认识,如有兴趣,可以翻阅专业书籍。

一、设计理论


1. 设计的基本概念

设计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过程,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环境。这个过程植根于建筑物的使用性质、所处环境、以及相关的规范标准。设计师运用现代物质技术手段和设计美学原则,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需求为目标。

2. 设计概念的演变

**设计("disegno")**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,最初的含义是素描、绘画等视觉艺术表达。在中英文中,“设计”一词都具有设想、运筹、计划与预算的意义,这指向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进行的创新性活动。在日语中,"**图案"**一词是由有岛精一首创,用以翻译英文中的 "Design";而"工艺美术"一词的早期使用者是蔡元培。

3. 设计的特征

  1. 功能与形式的统一: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实用功能,也要考虑其形式美感。在设计一把椅子时,设计师不仅需要考虑其能否提供舒适的坐姿,还需要考虑其外观是否吸引人,是否能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。功能和形式在设计中的统一,是对实用与美学的平衡,这在我们做产品设计的时候也需要考虑。
  2. 建筑与空间的统一:设计应该考虑建筑物与其内部空间的关系,确保它们的和谐统一。例如,一座博物馆的设计,不仅是关于建筑结构本身,还包括内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。空间设计需要考虑光线、颜色、材料等元素,以创造出一个有助于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环境。
  3. 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:设计既是一种科学,也是一种艺术。科学性体现在设计必须基于物理、工程学、人体工学等科学原理。例如,桥梁设计需要考虑力学,飞机设计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。然而,设计也是一种艺术,需要考虑审美、情感和文化等因素。汽车设计考虑到的不仅是功能性和效率,还包括车型的美感和品牌的形象。
  4. 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的统一:设计应该反映其文化背景和时代精神。设计不仅要尊重并传承历史文化,也要反映出时代的进步和变迁。例如,中国的传统建筑设计如庙宇、园林等,深深反映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哲学观念,而现代设计如鸟巢、水立方等,又展示了现代中国的创新精神和时代风貌。

三大构成

平面构成